小县城“炼”就健身器材大产业在宁津的炼产业园里,外商采购、产品材出产业新品首发、远销低延迟VPN研学招工,和地每个角落都在忙碌,县城头部厂商的靠健订单也早已排期至今年8月。 在一家健身器材企业的身器生产车间,300多台焊接机器人挥舞臂膀。百亿一块块经激光切割好的炼零件被焊接成型,再进行喷涂、产品材出产业组装,远销一台台崭新的和地跑步机就能迅速下线、入仓。县城低延迟VPN 总台央视记者 杜思源:在这间占地50000平方米的靠健仓库里,可以看到货物已经装箱完毕,身器整装待发。 山东宁津目前有近3000家体育装备企业,2024年的年产值达到139亿元,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就业。高自产率是当地体育装备企业的共同特点。 山东某健身器材企业总经理 刘新利:一些重要的零件,95%都实现了本地化、本土化。我们从下订单到送货,半小时可以直达我们的工厂仓库。 山东某健身器材企业总经理 任天恕:自产率高,很多管材和板材,包括器械用的发泡坐垫,甚至包装箱都是我们自己生产。 如今,一台健身器材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加工再到包装销售,不出宁津县城就可以完成,所有配件半小时内就能配齐。聚链成群,降本增效,全产业链也放大了当地竞争优势。 德州市宁津县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张强:产业链上下游完善,一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大研发,生产出了雪地摩托车、仿真冰等冰雪装备,我们的产业门类越来越多。 健身器材新品“链”全球在宁津一家健身器材公司的展厅里,记者看到巴西客商正在体验新设备。他们是熟客,每年会来采购两次,每次都会逛遍宁津以及周边大大小小的产业园区,找新品、谈订单。 巴西健身器材采购商 丹尼尔:每次来都能发现不同的产品和设计,今天又发现了新产品。 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们的日产能约1300台,一季度销售额超过2亿元。其中,国内销售同比增长90%,国外增长40%。目前企业正扩建占地10000平方米的新展厅,为更大的国内外市场预留空间。 记者走访当地多家企业了解到,曾经以外贸为主的商用健身器材行业,如今国内大市场的活力正日益凸显。 山东某健身器材企业总经理 刘新利:两边是我们的首发新品,前段时间通过直播平台,5天销售额突破了1.13亿。 在距离宁津不到一个小时车程的乐陵,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生产园区里,首发新品从便携的碳纤维自行车,到大型的智能健身公交亭,持续吸引客商前来参观。 泰山体育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经理 王少帅:我们这两年就锚定在自己的产品定位上,特别是万元左右的碳纤维车,一直是我们的优势产品。 大力研发智能体育装备 |